波澜壮阔的秦王朝草根崛起王霸灭亡

秦王朝的重要性不需多言,但历史书讲得不细致,多数的学生也就知道个框架,比如春秋五霸的秦穆王,商鞅变法富国强兵、战国七雄争霸天下、嬴政统一中国、再到秦末的暴政引发的陈胜吴广起义、刘项相争改朝换代,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期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、多角度的认识,不方便学生利用以俯视的史料做出正确的判断,更无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。

公元前年,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,第二年开始分封制,对皇族、功臣进行封赏。

这个过程很有意思,历史书上没有讲,在公元前年,在正式执行灭商战役之前,周武王做了好几个动作:

首先就是将都城从“丰”迁到了“镐”。这两个地方相距并不远,隔沣水一西一东,早期的历史书上并没有将这个二城市分开讲,统一称为“丰镐”,那把都城迁到一河之隔有什么好处哩?一方面是扩大生产基地,将沣水东西两岸的经济都搞起来,另一方面是提前将战备物资集中到东边,那时舟桥技术不行,能提前做好准备的,就提前做了,省得到时突出集调物资引起商王朝的警惕。

张永禄主编汉代长安词典

然后同一年,周武王搞了个军事演习,这件事,史称孟津会盟。地点在哪里呢?现在的河南孟津,众这里出发,到偃师就结束了。大家很容易就可以看出,孟津与偃师这二个地点的由来,一个是“盟津”。是周武王会盟诸侯并誓师出征的地方,一个是“偃师”,偃旗息鼓,即演习结束的地方。

八百诸侯会孟津

当时,周武王号称邀请为八百诸侯到场参与,声势搞得非常浩大。会盟大会上,大家都提出“纣可伐也”,周武王说“未可”。通过这次大张旗的会盟,周武王达到两个目的:

确立了盟主地位,且证明了民心可用,讨伐商纣的军事行动会得到商王朝西部地区大多数势力的拥护;

试探了商王朝的敏感底线及反应速度,为什么这么讲呢?我们现在测量一下高德地图,孟津离朝歌约公里直接距离,但孟津离西安公里直接距离。明白了吗?周武王在商纣王的“卧榻之侧”,邀请了八百诸侯,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,商王朝似乎没有兴师问罪,征讨不法。

不过话又讲回来,这八百诸侯涵盖了多少人口哩?虽然当时没有人口普查数据,但按甲骨文记载的祭祀资料显示,商王朝总人口约万左右,孟津会盟的反商联盟人口约万左右,整个反商联盟的人员也不过当今一个地级市人口,这八百诸侯,多数不过是些小村长、小部落的领头人而已,称为诸侯,只是为了装饰门面,互抬轿子罢了。

应该说,武王为首的领导集团是明智的,当时的商王朝,军力依旧强大,贤臣仍在朝中,但是,在商纣王的统治下,这一切都在向衰退的趋势发展。

终于,时机成熟了。

首先在内政方面,纣王后期无道,暴虐荒淫,朝内贤士退避,忠臣惨死。

纣王名下的几大贤臣:

微子是他哥哥,对纣王讲周文王攻占黎国属于重大不臣行为,将来会成为商王朝的威胁,纣王觉得自己是天望所归,不听不纳,微子觉得离亡国不远了,遂远避朝歌,后来成为宋国国君;

箕子是他叔叔,看到纣王将筷子换成了象牙筷,就提出你今天换象牙筷子夹菜,明天就会用玉杯喝酒了,后天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,将来享受主义盛行,这样不好,纣王将他赶走了,箕子老先生只好借装疯回到老家避祸,后来成为朝鲜始祖;

梅伯是他的叔祖,可能当初在王位继承上发表过不利于纣王的意见,后来冒颜进谏被纣王剁成肉酱;

比干是他的王叔,由于直言进谏,被剜心而死。

微子及比干

然后,军事方面,也发生一个对周武王很有利的契机。一直以来,商王朝都在向东扩展疆土,与位于山东、黄淮一带的东夷发生了长期的战争,东夷败而复叛,始终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。纣王在位时,东夷平叛的次数频繁,耗时也很长,军队往返一次的时间需要6到8个月。

东夷位置图

在孟津会盟之后,纣王在朝歌以西的黎国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集结,准备惩罚周国,然而,左传说“商纣为黎之蒐,东夷叛之”,东夷又叛了。怎么办哩?纣王也面临重大的抉择,周国上升趋势快,但实力与商王朝相比,不是一个重量级;东夷与商王朝打了多年,如果不能及时扑灭,百余年的东进战略就付诸东流了。纣王决定,将军队主力调往东夷战场,先攘外再安内。

商朝军队象兵大战东夷

武王领导集团及时把握住了战机,在商王朝主力部队被缠困于山东一带之时,公元前年12月,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,周武王迅速地进行了第二次孟津会盟,带领了战车三百辆,虎贲三千人,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,东进伐纣。

这次的行军迅速极快,次年2月份就到达到商王朝的首都朝歌西侧的牧野,后面的事情,大家都知道了,由于军队来不及调回,纣王只得临时征发了70万的奴隶俘虏之兵应战,结果这批拼凑起来的部队,战场上倒戈相向,纷纷协助武王伐纣的大军攻入朝歌,纣王在鹿台自焚,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主要战斗就结束了。

真正的兵贵神速,深陷在东夷战场的商王朝主力部队根本来不及回撤,估计想撤也不一定撤得下来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来源繁杂无法朔源

武王伐纣取得了全国的胜利,但武王也面临几个问题:

商王朝的主力部队还在,是否需要继续征战?

商王朝还有大批的拥趸,如果收何人心?

商朝有东夷之乱,周朝何尝不是需要面对戎人作乱呢?

短时期内疆域扩大到原来的十余倍,管理问题如何解决呢?

我们下集再讲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9458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